4月8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高峰論壇”主論壇在杭州蕭山啟幕。論壇上,華為云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介紹,華為云盤古大模型推動人工智能開發從“作坊式”到“工業化”升級。2022年盤古大模型重點做好行業應用,為煤礦、水泥、電力、金融、農業、國家云創造產業價值。
田奇強調,隨著人工智能走進企業核心生產系統,將會創造出更大價值,預計2026年人工智能行業滲透率將達到20%。他分享了人工智能發展面臨的兩大趨勢:第一,大模型發展資金需求高,技術門檻高,市場可能向大公司集中。他表示,從小模型到大模型,過去10年內AI算法的算力需求提升了40萬倍。為此,大模型可能收編高度定制化的小模型,導致市場向大公司集中。大模型開發和訓練一次1200萬美元,資本門檻變高;技術門檻高,對AI框架深度優化和超強的并行計算能力。
第二,人工智能與科學計算的交匯,工業、氣象、能源、生物醫學等眾多領域都受到人工智能的深刻影響。
田奇在本次演講中還是強調華為大模型重點做好行業應用。這與之前華為對大模型的定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