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依托原有的汽車產業優勢,布局車聯網新賽道,為汽車和道路裝上“大腦”。
據介紹,目前兩江協同創新區對總里程約55公里的道路進行了智能化升級,實現了主動式公交優先、交叉碰撞預警等三大類32小類車聯網場景,涉及自動駕駛公交、智能網聯微循環小巴等共計12種類型車輛。在自動駕駛公交車上,駕駛室旁的疲勞監測系統可以精準智能識別駕駛員行為狀態,一旦司機出現異常行為立即預警;“綠波通行”提前告知下一個紅綠燈倒計時并給出“建議車速”,司機可基于此參考信息加速或減速通過,實現一路暢通……目前,兩江新區共有11輛自動駕駛公交車,累計運行里程達到9.7萬公里。
此外,為了讓“聰明車”駛上“智慧路”,永川區還整合接入交巡警、交通運管、市政等多個系統數據,構建形成永川智慧交通大腦,推出信號燈智能配時、城市綠波等應用服務,城區交通擁堵程度下降11.3%。與2020年相比,永川智能交通系統覆蓋范圍內主要道路高峰時段擁堵里程下降36%,全區行程時間縮短5%—25%,平均車速提升5—10公里每小時,違法識別準確率提升60%,車位利用率提高22%。
去年9月,重慶出臺《重慶市自動駕駛和車聯網創新應用行動計劃(2022—2025年)》,將打造以基礎平臺支撐產業發展的高質量樣板,在全國率先開展規模化、多場景示范應用,基于車路云一體化的感知、決策、控制等服務在示范區域實現全覆蓋。同時,有條件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量產和規模化應用,形成滿足高度自動駕駛要求的智能網聯技術體系,關鍵技術領域的本地支撐能力超過80%,在國內率先建成適配更多車企和通信設備企業產品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C—V2X)網絡。